又西三百二十里,曰嶓冢之山,汉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沔;嚣水出焉,北流注于汤水。其上多桃枝、端,兽多犀、兕、熊、罴,鸟多白翰、赤鷩。有草焉,其叶如蕙,其本如桔梗,黑华而不实,名曰蓇蓉,食之使人无子。

【原文】

2.14 又西三百二十里,曰嶓冢之山①,汉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沔②;嚣水出焉,北流注于汤水③。其上多桃枝、端④,兽多犀、兕、熊、罴⑤,鸟多白翰、赤鷩⑥。有草焉,其叶如蕙⑦,其本如桔梗⑧,黑华而不实,名曰蓇蓉⑨,食之使人无子。


【注释】

①嶓(bō)冢之山:嶓冢山。一说在今陕西境内;一说在今甘肃境内。 ②沔(miǎn):沔水,汉水的上流,在今陕西境内。 ③汤水:一作“阳水”。 ④桃枝:今名矮竹。钩端:今名刺竹。 ⑤兕(sì):犀牛一类的兽。罴:即棕熊。 ⑥白翰:即白雉。鷩(bì):锦鸡。 ⑦蕙:即蕙兰。 ⑧本:草木的茎或根。 ⑨蓇(ɡū)蓉:草名。


【翻译】

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座山,名叫嶓冢山,汉水发源于此山,向东南流入沔水;嚣水也发源于此,向北流入汤水。山上有很多桃枝竹和钩端竹,野兽多为犀牛、兕、熊、罴,鸟类多是白雉和红色的锦鸡。山中有一种草,它长着蕙兰那样的叶子、桔梗一样的根,开黑色的花但不结果实,名字叫蓇蓉,人一旦吃了它,就会丧失生育能力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