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次三经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山海经 > 第三卷 北山经 > 北次三经 >

《北次三经》中记载了从太行山到无逢山共计四十六座山的地理分布、山川物产。这些山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内蒙古境内。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太行山、王屋山、燕山等。

经中提到了“精卫填海”的神话,并且记载了各种飞禽走兽。如能飞翔的天马、健壮威武的领胡、一身兼具雌雄二性的象蛇、四翅六眼三只脚的酸与、歌声美妙的黄莺等。

北次三经之首,曰太行之山。其首曰归山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碧。有兽焉,其状如羚羊而四角,马尾而有距,其名曰[马军(左右)],善还,其鸣自訆。有鸟焉,其状如鹊,白身、赤尾、六足,其名曰[贲鸟(左右)],是善惊,其鸣自。

北次三经中的首列山系,名叫太行山。太行山中的第一座山名叫归山,山上有金和玉,山下有青绿色的玉石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形状像羚羊,头上有四只角,长着马一样的尾巴、鸡一样的爪子,它的名字叫[马军(左右)],这种兽善于旋转起舞,发出的声音像是在自呼其名。山中有一种鸟,它的形状像喜鹊,身上有白色的羽毛,长着红色的尾巴,六只脚,它的名字叫[贲鸟(左右)],这种鸟十分容易受惊,发出的叫声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。

详细翻译

又东北二百里,曰马成之山,其上多文石,其阴多金玉。有兽焉,其状如白犬而黑头,见人则飞,其名曰天马,其鸣自訆。有鸟焉,其状如乌,首白而身青、足黄,是名曰鶌鶋,其鸣自詨,食之不饥,可以已寓。

再往东北二百里有座山,名叫马成山,山上有很多带有花纹的石头,山的北面有很多金和玉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它的形状像白色的狗,长着黑色的脑袋,见到人就腾空飞起,它的名字是天马,它的叫声像是在自呼其名。山里有一种鸟,它的外形像乌鸦,脑袋是白色的,身子是青色的、脚爪是黄色的,这种鸟名叫鶌鶌,它叫起来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,人们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再感到饥饿,还可以治疗疣子。

详细翻译

又东北二百里,曰天池之山,其上无草木,多文石。有兽焉,其状如兔而鼠首,以其背飞,其名曰飞鼠。渑水出焉,潜于其下,其中多黄垩。

再向东北二百里有座山,名叫天池山,山上不长草木,有许多带有花纹的石头。山中有一种兽,形状似兔子,头部像老鼠,它能借助(自己的)背部飞行,这种兽名叫飞鼠。渑水发源于此,在山底下潜流,水中有很多可做涂料的黄色土。

详细翻译

又东三百里,曰阳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金铜。有兽焉,其状如牛而赤尾,其颈[臤肉(上下)],其状如句瞿,其名曰领胡,其鸣自,食之已狂。有鸟焉,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,是自为牝牡,名曰象蛇,其鸣自。留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河。其中有䱤父之鱼,其状如鲋鱼,鱼首而彘身,食之已呕。

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,名叫阳山。山上有很多玉,山下有很多金和铜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形状似牛,长着红色的尾巴,颈部有块隆起的肉,形状如斗一般,这种兽名叫领胡,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自呼其名,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癫狂症。山中有一种鸟,形状与雌野鸡相似,身上花纹五彩斑斓,这种鸟雌雄同体,名叫象蛇,它叫起来像在叫自己的名字。留水发源于此山,向南流入黄河。水中有䱤父鱼,它的形状像鲫鱼,长着鱼一样的头,猪一样的身子,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呕吐。

详细翻译

又东北三百里,曰教山,其上多玉而无石。教水出焉,西流注于河,是水冬干而夏流,实惟干河。其中有两山,是山也,广员三百步,其名曰发丸之山,其上有金玉。

再往东北三百里有座山,名叫教山,山上有很多玉,没有石头。教水发源于此山,向西流入黄河,教水冬季干枯,夏季才有水流,其实可以说是一条干河。教水流经两座山,方圆为三百步,山名叫做发丸山,山上有金和玉。

详细翻译

又南三百里,曰景山,南望盐贩之泽,北望少泽。其上多草、薯[艹与(上下)],其草多秦椒;其阴多赭,其阳多玉。有鸟焉,其状如蛇而四翼、六目、三足,名曰酸与,其鸣自,见则其邑有恐。

再往南三百里有座山,名叫景山。(在景山上)向南可以望见盐贩泽,向北可以看到少泽。山上生长着很多草和山药,所长的草多为辣椒;山的北面有很多红土,南面有很多玉。山里有一种鸟,形状与蛇相似,长有四只翅膀,六只眼睛,三只脚,名字叫酸与,它发出的叫声像是在喊自己名字,它在哪里出现,哪里就会有使人惊恐的事情发生。

详细翻译

又北二百里,曰谒戾之山,其上多松柏,有金玉。沁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其东有林焉,名曰丹林。丹林之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婴侯之水出焉,北流注于汜水。​

再向北二百里有座山,名叫谒戾山,山上长着很多松柏,还有金和玉。沁水发源于此,向南流入黄河。这座山的东面有一片树林,叫作丹林。丹林水便由这一带发源,向南流入黄河。婴侯水也由此处发源,向北流入汜水。

详细翻译

又北二百里,曰发鸠之山,其上多柘木。有鸟焉,其状如乌,文首、白喙、赤足,名曰精卫,其鸣自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

再向北二百里有座山,名叫发鸠山,山上有很多柘树。山中有一种鸟,形状似乌鸦,长着带有花纹的脑袋、白色的嘴、红色的足爪,名字叫精卫,它的叫声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。精卫原是炎帝的小女儿,名叫女娃。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,不慎溺入海里,再也没有返回,所以她(死后)化身为精卫鸟,常常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子,想把东海填平。漳水发源于发鸠山,向东流入黄河。

详细翻译

又北三百里,曰泰戏之山,无草木,多金玉。有兽焉,其状如羊,一角一目,目在耳后,其名曰䍶䍶,其鸣自。虖沱之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溇水。液女之水出于其阳,南流注于沁水。

再向北三百里有座山,名叫泰戏山,山中不长草木,有很多金和玉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形状似羊,长着一只角、一只眼睛,眼睛还长在耳朵后面,名叫䍶䍶,它发出的叫声就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。滹沱水发源于此,向东流入溇水。液女水发源于此山的南面,向南流入沁水。

详细翻译

又北山行五百里,水行五百里,至于饶山。是无草木,多瑶、碧,其兽多橐驼,其鸟多鹠。历虢之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,其中有师鱼,食之杀人。

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,五百里水路,便到了饶山。此山中不长草木,(而是)有很多美玉以及青绿色的玉石,山中的野兽多为骆驼,鸟类多为鸺鹠。历虢水发源于此,向东流入黄河,水中有一种名叫师鱼的鱼,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亡。

详细翻译

又北五百里,曰錞于毋逢之山,北望鸡号之山,其风如䬅。西望幽都之山,浴水出焉。是有大蛇,赤首白身,其音如牛,见则其邑大旱。

再向北五百里有座山,名叫錞于毋逢山,(从这座山的)北面可以望见鸡号山,从(鸡号山)那里吹来迅疾的风。山的西面可以望见幽都山,浴水就从那里发源。山中有一种大蛇,长着红色的脑袋、白色的身子,发出的声音像牛的叫声,它在哪里出现,哪里就会发生大的旱灾。

详细翻译

凡北次三经之首,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,凡四十六山,万二千三百五十里。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。其祠之:皆用一藻茝瘗之。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。其祠之:皆玉,不瘗。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。其祠之:皆用一璧瘗之。大凡四十四神,皆用稌糈米祠之。此皆不火食。

总计北次三经中的山,自首列太行山起到于毋逢山止,总共有四十六座山,距离为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。这些山中有二十座山的山神的形状都是马身人面。祭祀这些山神的仪式是:把一块系着五彩丝绳的玉与茝一起埋入地下。另外十四位山神都是长着猪一样的身子,身上佩戴着玉。祭祀这些山神的仪式为:用玉作祭品,但不埋入地下。还有十座山的山神都长着猪一样的身子、八条腿、蛇一样的尾巴。祭祀这些山神的仪式为:用一块璧玉作祭品,将其埋入地下。祭祀这四十四位山神时,都要用糯米作祭祀用的精米,且都不需要用火将其烧煮。

详细翻译